生命禮儀
家有喪事,總有親朋好友、鄰裏同事前往吊喪,其中免不了禮節性的往來,處理好這些細節,體現了作為一個文明人的良好素質。

1、收禮 民間辦喪事期間,喪家也有"人情"收入,並指派專人收禮登記,事畢向喪家交點。普通喪事各方面送禮不外乎花圈、花籃、挽聯、挽幛、禮金等。喪家置備禮簿及謝帖,一方面登記禮物及數量,一方面寫謝帖交送禮者作為證明之用。禮簿登記詳細,可作為將來回報的參考。追悼會上還備有專用的"簽到簿"用來登記來賓。

2、謝禮 追悼會上喪家要發放謝禮,一般為毛巾、手帕、糖果、糕點等物品。現在殯儀館為方便喪家,有專門的謝禮供應,也稱為"奠酬"。常見的為毛巾、手帕與巧克力、糖果、糕點的組合。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監制生產的多種奠酬,包裝精美,質量可靠,深受喪家的歡迎。

高壽老人去世後,民間有辦"喜喪"的風俗。親朋好友要向喪家討"壽碗",喪家分送雲片糕,意在借死者的高壽。

喪家為對來賓表示謝意,喪禮後,要請來賓參加喪宴,事後還可寫感謝信等。

守靈

守靈也稱為守夜。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,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,等他的靈魂歸來。每夜都有親友伴守,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。演變到現在,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,悼念死者,抒發緬懷之情。

守靈基本上以三天為限,有在住宅內的靈棚、靈堂內守靈的,也有在殯儀館內租禮廳守夜的。在郊縣現在還有"擱三朝"之舉。《禮記·問喪》中有"三日而後殮者,以俟其生也。三日而不生,亦不生矣。孝之心亦益已衰亦。家室之計,衣服之具亦已成矣。親戚之遠者亦可以至矣。是故聖人為之決斷,以三日為之禮制也"。所以守靈三夜,並不完全出於迷信,而是三天的時間,準備工作都全了,遠方的親戚、朋友也能趕到,足以盡人情。生命禮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螺絲 的頭像
    螺絲

    海洋之星

    螺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